2024年12月广西南宁下水道堵塞奇观,工人捅了鱼窝,捞出成群鲶鱼!

南宁 更新于:2025-08-03 23:30
  • 刘阿姨221559741
    捅了鱼窝!2024年12月,广西南宁一处下水道堵塞,疏通管道工人到场后,从中抽出大量鲶鱼,个个膘肥体壮!见状,很多网友震惊表示,黑乎乎的下水道为何成了鱼窝,它们究竟是咋存活下去的?

    2024年12月,广西南宁某个下水道突然“闹肚子”,疏通大哥一到场,你猜怎么着?从里头拽出一堆肥嘟嘟的埃及鲶鱼,一个个跟健身教练似的。围观的老少爷们儿都愣了,这黑不溜秋的下水道,咋成了鲶鱼的健身房呢?

    这些鲶鱼可不是本地户口,它们是1981年从埃及引进的“洋学生”,适应能力杠杠的,缺氧、低温、污水,人家都不带怕的。而且,人家还专吃腐食,繁殖起来跟闹着玩似的,轻轻松松就能长到十公斤。更逗的是,有人听说这鱼能疏通管道,居然真的往里扔,结果自己先被堵心了。这事儿啊,不光暴露了环境管理的松懈,还给生态安全和咱餐桌卫生敲了个大警钟。

    为啥这事儿能火?主要是画面太美不敢看!疏通大哥跟变魔术似的,从下水道里掏出一条条大鱼,看得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。更绝的是,这些鱼还是非洲来的“留学生”,八根胡须威风凛凛,适应能力比本土鲶鱼强太多。人家能在各种恶劣环境里生存,连粪便都不嫌弃。这本该是养殖户的宝贝,结果管理不当,成了城市的麻烦制造者。不少居民信了“鲶鱼清道夫”的谣言,一股脑儿往里扔,结果管道堵得跟便秘似的。小三轮上堆满肥鱼的场景,简直就像荒诞剧,但又真实得让人无语。专家早就说了,这鱼不通下水道,只会搞生态破坏。这次事件,不光是城市治理的疏忽,也是对大伙儿环保意识的一次大考验。生活污水加上外来物种,这组合,后果可比咱们想的复杂多了。
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