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若布刀亥
“格局打开了!”一女子在南宁至长沙的列车上,发现一小伙带了一行李箱荔枝,女子嘴馋上前就问小伙要一颗荔枝,没想到,小伙直接给了她一把,而女子接下来的行为太懂事了,网友:女子虽然直接,但有分寸,不贪心!
七月天儿坐火车可真不是啥美差,铁皮车厢闷得跟蒸笼似的,可南宁到长沙这趟车硬座车厢里,偏有这么档子热乎事儿。我刷着手机正犯困呢,斜刺里就瞅见下铺一个小伙子弯腰收拾箱子,哗啦一下,半箱裹着保鲜袋的荔枝骨碌碌滚出来——你猜怎么着?那荔枝红得跟刚摘下来似的,颗颗都挂着水珠子,在车厢顶灯底下亮得扎眼。
就听“哐当”一声,斜对铺的姑娘猛地直起腰,眼睛瞪得溜圆,直勾勾盯着那堆荔枝。我偷瞄她,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了,活像只瞧见鱼干的猫。她搓巴两下手,坐直了冲下铺喊:“哎小哥!你这荔枝看着挺新鲜啊,能给我尝一颗不?”声音脆生生的,带点撒娇的劲儿。
周围人全支棱起耳朵,几个刷手机的也把脑袋转过来,有个大姐憋不住乐:“这闺女够直爽的!”那小伙子估计也没防着这茬,手忙脚乱去捂箱子,脸涨得跟荔枝似的红:“啊?行啊行啊!”抓了把荔枝就递过来,掌心都快兜满了,荔枝挤得直往下掉,边递边说:“别嫌弃啊,自家树上结的,可甜了!”
姑娘盯着那把荔枝愣了两秒,赶紧摆手:“哎哎哎,我就想尝一颗!你给这么多我哪吃得完?”说着挑了两颗最圆的,剩下的又塞回小伙手里,眼睛弯成月牙儿:“够了够了,多了浪费,你带这么多肯定是有数的。”
我瞅着这场景直乐,现在人坐车都跟防贼似的,问句“能借个火吗”都怕被讹,更别说主动给东西了。可这俩孩子偏不,一个大大方方递,一个明明白白退,倒把车厢里那股子客气劲儿都焐热乎了。旁边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儿笑着说:“现在的年轻人,嘴馋归嘴馋,分寸感倒挺强。”另一个大姐接话:“可不是嘛,我要是那姑娘,指不定拿俩就跑了,人家这倒会替人着想。”
我把这事儿拍下来发朋友圈,评论区炸了锅。有人说:“这姑娘格局大啊,要一颗是真馋,退回去是不贪,绝了!”还有人酸溜溜的:“我坐火车咋没这福气?下次我也买箱荔枝去!”最逗的是个大哥:“现在人都讲究‘边界感’,可这俩孩子偏要‘越界’,甜得人心都化了。”
其实吧,这事儿说大不大,就几颗荔枝的事儿;说小也不小,能让人记一火车。现在人出门都带着“防备盾”,路上问个路都怕被坑,买个水果都得先查查是不是缺斤少两。可你瞧这俩年轻人,一个没把“随便吃”当客套,一个没把“一颗”当借口,倒把陌生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捅了个窟窿——原来善意这东西,就像荔枝汁儿,挤一挤就流出来了。
我琢磨着啊,这火车上的故事多了去了,有人为座位吵得面红耳赤,有人帮老人抬行李累得满头汗,可最让人暖乎的,还是这种“不较劲”的真诚。你想啊,要是姑娘扭扭捏捏不敢开口,小伙子畏畏缩缩不敢给,这事儿早过去了,可偏巧俩人都实诚,倒成就了这么段小温暖。
说真的,咱出门在外,谁还没个需要搭把手的时候?一句“能给我颗荔枝吗”,一句“拿着拿着别客气”,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实在多了。就像这荔枝,新鲜不新鲜尝一口就知道,人心善不善处一回就明白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