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广西壮族的壮话方言非常丰富,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。武鸣壮话之所以被选为标准,而不是以南宁的壮话为标准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1. "历史原因":武鸣壮话历史悠久,是壮族语言的一种古老形式。在历史上,武鸣作为古代壮族的中心地带,其语言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2. "语言稳定性":武鸣壮话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,变化较小,保持了较为稳定的语言特点。相比之下,南宁壮话在近现代受到了更多的汉语影响,语言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。
3. "学术研究":在壮语研究方面,武鸣壮话具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。这为推广和使用武鸣壮话作为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4. "社会认同":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,武鸣壮话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。许多壮族人民认为武鸣壮话更接近古代壮族的语言,因此更愿意接受它作为标准。
5. "官方政策":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初期,为了推广壮语,政府曾将武鸣壮话定为标准方言。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壮族人民的认可和支持。
总之,武鸣壮话之所以成为标准,是由于其历史悠久、稳定性强、学术研究丰富、社会认同度高以及官方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举报 -
武鸣县城里,90%的人说壮话,10%的人说普通话、武鸣话(即桂柳话)及其他语种。在街上吃个粉,买个东西什么的,都是说壮话。偶尔说个武鸣话显得不伦不类,还不如说普通话,武鸣是我见过的,最不排外的,对外地人最友好的县城之一。说,武鸣的壮话是正宗,是不正确的,因为壮话的发源地,不是武鸣。说,武鸣的壮话是标准,是正确的,因为那是国家规定的。壮语分南北:北部方言、南部方言。国务院于1957年11月29日正式颁布《壮文方案》,规定壮文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,以壮语武鸣话为标准音。1981年政府制定了《壮文方案(修订案)》,即新壮文。1982年开始,壮文拼写是壮语标准语,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,以武鸣县双桥镇的壮话为标准音,兼收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。
举报 -
举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