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烟烟o
1950年,中央决定把广西省会设在南宁,省委书记张云逸却抱怨:去北京开会,得绕道柳州,很不方便,不如把省会搬到柳州!
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!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
1950年初的广西,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,满大街都是还没来得及清理的弹坑和废墟。
张云逸带着省委班子从武汉南下,脚底下踩着的这片土地,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找不着。
这位参加过百色起义的老革命,现在得操心更现实的问题,到底该把广西的省会安在哪儿?
桂林城里那些民国时期留下的办公楼倒是现成的,自来水管和电线都是完好的,连办公桌椅都整整齐齐摆着。
可站在漓江边上往南看,山连着山望不到头,这地方离正在闹土匪的南部山区实在太远。
柳州工厂的烟囱倒是冒着烟,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在这里交叉成十字。
可往地图右下角一瞧,距离正在打仗的越南边境还有好几百里路。
南宁的街道上还堆着沙包工事,可往南三十公里就是钦州湾。
往西能直通云南贵州,往东挨着广东,更别说城里住着的壮族人比汉族还多。
毛主席盯着地图看了三天三夜,铅笔在南宁的位置画了个重重的圈。
这个决定让不少人大跌眼镜,连跟着他多年的老部下都犯嘀咕。
张云逸坐着吉普车从南宁去柳州转火车,半路上还得派一个班的战士护送。
车轮陷在泥坑里的时候,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非要把省会放在这种地方。
直到1951年春天,他站在中南海的院子里,听见毛主席说"铁路不通就修铁路"的时候,才隐约摸到点门道。
那时候的南宁确实寒酸得不像个省会,来宾到南宁的铁路刚通车那会儿,老百姓围着火车头看稀奇,谁也没见过这铁家伙能喷着白烟开到家门口。
民航站的飞机更是个稀罕物,从北京飞来的运输机降落在临时平整的土跑道上,卸下来的不是文件而是剿匪用的药品和弹药。
可就在这一片忙乱中,南宁悄悄长出了新模样。
通往昆明的航线让云南的橡胶能直接运到南宁,去广州的班机载着壮族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。
原本躲在深山里的土司头人,现在骑着马到南宁开会要走上好几天。
韦国清1958年提出迁省会的建议时,南宁的马路已经能并排跑四辆汽车了。
这位壮族将军站在柳州荒坡上指点江山的样子,活像个准备圈地建楼的开发商。
当时越南正打得炮火连天,美国人的侦察机时不时掠过北部湾,南宁城里驻扎的防空部队比菜市场的摊位还密。
要是把省委机关搬到柳州,等于是把指挥部从战壕里撤到了二线营地。
现在站在民族大道上往回看,当年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理由都成了老黄历。
桂林靠着旅游把漓江变成了金水河,柳州的重工业养活了半个广西的产业链,但南宁早就不靠"省会"这个头衔吃饭了。
中国-东盟博览会的展馆比当年的省政府大十倍,地铁线沿着当年剿匪部队的行军路线修到了武鸣县城。
那些说南宁太偏的人恐怕忘了,北京在地图上比南宁还偏,可谁让地球是圆的呢?
(信息来源:广西党史---毛主席主张广西省会在南宁)
